2015年暑期,河南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扎实进行,各个团队先后奔赴省内外各地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来自生命科学学院的“我与草原有个约定”团队作为此次“三下乡”活动中时间最久,距离最远的团队,一行八人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多伦恢复生态学研究站十三里滩基地度过了一个别样的暑假。
温室里的花朵盛开在草原上
7月11日,刚刚参加完期末考试的队员们来不及休整,来不及回家向父母告别便坐上了北上的列车去往内蒙。一路上看着车窗外沿途风景变换使大家忘却复习考试的疲惫与旅途的劳累。面对不同于家乡的气候环境,队员们既新鲜又兴奋,然而,对水土的适应显然没有车速那么快。实践队成员朱海龙刚到基地就对当地草原的优势物种过敏,到处飞扬的花粉使得他眼睛一直流泪,伴随着的头痛也让他几乎坚持不下去;另一位队员王春虎在内蒙古灼热直射的阳光下工作一天后颈部大面积蜕皮,背部也有较大面积晒伤。在懊悔自己没有做好防护措施的同时,春虎更感谢为他送来晒后修复霜的师兄师姐,他乐观地笑笑说:“没想到我还是小鲜肉呢,哈哈,没事儿,再多晒一些,晒成回锅肉妈妈就再也不用担心啦!”
就在那个村庄平息难以安静的灵魂
没有WiFi,快递不通,村子里甚至连一家小卖部都没有,遇到雷电天气基地就停水停电。“来之前虽然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这里条件的艰苦程度还是在我意料之外,然而想到周边村民们还长期处于这样的生活条件,不禁让我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相较于以往暑假空调西瓜KTV的清爽惬意,团队成员左紫薇如今更关心未来将如何提高牧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实践团队到附近的一些草场、牧场、农场开展调研,了解到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内蒙所属的北方温带草原对降水格局响应强烈,对牧区民众的生活带来较大影响,但气候变化在多大程度及如何影响生态系统变化目前尚不清楚,在听到一位草场主林大叔介绍到,过去这边由于过度放牧草场退化非常严重,环境破坏很恶劣,自从国家对放牧有了限制管理,草慢慢长了起来,每家每户才又有了经济来源。林叔的话使团队的门世争同学下定决心要研究放牧对土壤承载力的影响。团队走访所到之处,无不受到乡亲们热情的欢迎,远离都市生活的喧嚣浮躁,在这里,团队成员们回归质朴本心,认真踏实地开展实践活动,感受到了阔别已久孩提一般的充实快乐。
耐得住高温,守得了严寒
目标既定,便有了冲破万难的勇气和力量。队员们针对调研时发现的环境问题仔细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和实验设计,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为了测量草原上部分优势物种一整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变化,队员们往往需要经受住正午太阳直晒下五十多度的空气温度和午夜毫无遮挡肆意凛冽的寒风。在聊起内蒙天气时,团队成员李东旭说:“尤其是8月份立秋之后,夜里去监测数据能够明显感觉寒气直入骨髓。”宋永恒同学也经常从前一天晚上10点测量到第二天早上6点,面对大家的关怀,他乐观地说:“就像是参加极限挑战来了!”
我改换素衣,回中原
开学在即,实践团队也打包好行囊回到学校准备开始踏上新的征程。真的要离开生活了近五十天的基地时,团队成员内心都非常不舍。临走之前,基地进行了小规模的水网改造,队员冯童禹很开心看到生活设施慢慢改进,她希望会有越来越多致力于保护生态改善环境的同学们不会因艰苦的野外实验条件而退却。谈及此行收获,刘向辉同学感受颇深:“以前在学校做实验都是老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来到这里真的有机会让我自己担负起一项实验,这种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我必须非常操心,每一步都必须经过反复推敲验证。”相信他们经过暑假的训练,回到学校后会更加坚定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基地培养出的实验方法也会伴随他们走上更成熟的科研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