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草创”到“一流”,跨越廿载征程;
从“青丝”到“华发”,历经廿载岁月;
从“青衿”到“栋梁”,隔了廿载光阴;
从“学院”到“回家”,廿载终成重逢。
母校恩深滋沃土,校友情厚汇长流。8月9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在B201会议室举行2005届校友毕业二十周年荣归母校师生座谈会。河南大学原校长、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宋纯鹏,河南农业大学原副校长尚富德,郑州轻工业大学副校长张骁,河南大学副校长苗雨晨,开封市政协副主席苗琛,学术副校长、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立新,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梁建忠及学院班子成员、教师代表、05届校友代表参加座谈会。大家欢聚一堂,畅叙师生情谊,共话母校发展。
梁建忠代表学院对每一位校友的归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和学院发展情况。他讲到,河南大学于2017年和2022年以生物学一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确立了研究型综合性国际化一流大学的办学新目标,明确了“强理振文、新工新医”办学新主线,百年名校振兴呈现出不可逆转的发展态势。目前,生物学学科作为国家一流学科、学校筑峰学科,抢抓机遇、奋勇争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平台建设及社会服务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与显著成果,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展现出生科人的责任和担当。他表示,学院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校友的关心与支持,并衷心期待校友们一如既往地关注学院建设,双向奔赴、携手前行、共同发展。
与会教师代表逐一向各位校友致以诚挚欢迎与美好祝愿,深情回望了与05届毕业生共度的难忘岁月,并对学院莘莘学子在不同的领域贡献的生科力量感到欣慰。老师们纷纷感言,尽管阔别多年,重逢时仍像家人团聚般温暖亲近。毕业二十年,是人生中实现凤凰涅槃的关键阶段,大家已然成为各行业的中坚力量,老师们殷切期盼各位校友能继续深耕岗位,传承生科精神,心系母校、母院发展,常“回家”看看,共叙师生情谊,共话未来发展。
校友们在座谈会上畅所欲言,将各自的成长经历与人生感悟娓娓道来。孙周通率先表达了对学院悉心栽培、老师们无私帮助的深切感激。谈及如今的工作,他眼中闪烁着热忱的光芒,分享着在科研道路上的经历,字里行间都透着母校对自己的深远影响。付艳艳通过“感谢师恩、感激同窗、感谢母校”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她望向在场的师长,真挚地送上对母校母院的美好祝愿。张亚静激动的讲述了自己大学时期的经历,时时寄托着对学院、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如今已然成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持续传承着河大精神......每位校友介绍了自身情况,并祝愿老师们身体安康,母校、母院越办越好。时光在指尖轻轻流淌,岁月的旋律里始终回荡着母校的温暖与恩师的教诲。校友们将深埋心底的眷恋与感激,溢于朵朵芬芳的花束,轻轻捧到老师手中。
随后,2005届校友代表向学院赠送《清明上河园》屏风。
为感谢母校和老师培育之恩,资助家境贫困且品学兼优的生科学子,2005届校友代表向学院捐赠设立“生华奖学金”拾万元,以实际行动支持着学院的发展。
座谈会结束后,全体与会人员移步学院楼前合影留念。随着相机快门清脆落下,就此定格,成为二十载重逢里最鲜活的注脚。这场交织着思念、感慨与期盼的相聚,虽在不舍中落幕,但情谊却愈发绵长。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自别汴梁黌宫,忽忽廿载!忆昔负笈同游,弦歌一堂,彼时青衿年少,意气方遒。奈何驹光过隙,星霜暗换,今各天涯,音问时疏,思之怃然。
青衿别后,岁月如驰。想诸君或立身四方,然同窗情谊,岂随云散?今诚邀重聚故园,寻旧日屐痕,温少年肝胆。纵容颜非昨,赤心未移。盼故人星聚,一醉释离肠。盛会可期,切盼玉趾!勿令参商阻,且效鸥鹭盟!金风如有信,早报故人归!
——生科院2005届毕业生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