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0日,河南大学生物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生命科学学院2022级与2023级明德班在系主任刘凌云、班主任陈敏、吕丹丹的带领下,赴兰考县开展“践行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探索兰考生态治理成果”主题实践活动。活动包含展馆参观、生态考察与志愿行动等环节,帮助大学生深刻感悟焦裕禄精神的时代内涵,理解和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在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师生深入学习了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治理风沙、内涝、盐碱“三害”的艰辛历程。通过历史实物、图文展陈与多媒体场景,感悟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在纪念馆后的焦桐广场,师生瞻仰了焦裕禄亲手栽植的泡桐树。这棵62岁的“焦桐”虽历经沧桑,仍苍劲挺立,象征着生态治理精神的代际传承。
师生在东坝头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成果。历史上,兰考因黄河频繁决口饱受“三害”之苦,如今通过科学治理,昔日的风沙盐碱地已变身“聚宝盆”。师生在此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生态实践活动,包括系统的鸟类观测记录和本土植物多样性调查,详细观察和记录黄河沿岸植被群落的特征,考察鸟类的种群数量和栖息特征。为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团队给周边社区居民和游客发放了精心编印的自制鸟类观察手册,通过现场讲解、互动问答等方式普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分享生态治理的实践经验。
活动尾声,师生投身环保志愿行动,在黄河沿岸开展垃圾清理志愿活动,以实际行动响应“垃圾分类资源化”号召,清理废弃物并分类投放,助力乡村“颜值”与“气质”双提升。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更是一堂浸润红色精神的思政课。师生以脚步丈量兰考大地,用行动诠释青春担当,深刻领悟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远意义。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红色实践教育,推动科研理论与基层需求结合,为生态文明建设培育更多“焦桐”般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