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丰硕,教书育人有方,学界鼎鼎有名。在别人眼里,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立新教授绝对是个牛人。
可访问时一谈到他自己,就好像有点“冷场”。“都是正常工作,真不知道说点啥。”他笑得憨厚、腼腆。
可是一提起他的科研、他的学生,一说到生科发展、“双一流”建设,他的话也多了,思路也清晰了。
“‘双一流’建设的根本在于培养一流人才,我希望我的学生将来都能超越我。”他说。
“坚持,奇迹总会出现”
手记:坚持不放弃,有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有责任超越兴趣的担当精神;坚持原始创新,有力求突破的开拓精神。这,应该是他在科研之路上能量满格越走越远的“秘诀”吧!
“一大早到菜市场买回十几斤菠菜,在暗室里忙活一整天,只为能提取到有活性的光合膜复合物。”1991年,还是四川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大三学生的张立新在实验室开始光合作用研究,从此和光合作用研究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执着“追光”30年,如今的他已千锤百炼成一颗耀眼的学术之星。
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资助;200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北京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曾主持多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其中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项(首席科学家,评估均为优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1项;现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河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在Cell、AnnualRe-viewofPlantBiology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什么都不能阻滞前行的脚步。去年疫情之下,生科院的老师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在实验室夜以继日地做科研、照顾学生的实验材料,搬运小麦、玉米等实验材料千余盆,张立新也照常在实验室做实验。3月12日那天,也是在实验室里,他收到了一个好消息——他的团队与合作者的重大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上发表。他们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阐明了相分离驱动叶绿体内蛋白分选的新机制,这对叶绿体的生物发生、光合器官的建成和功能调节以及真核生物的起源和进化等意义重大。
也是2020年,张立新和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教授一起,入选爱思唯尔2020中国生物学领域高被引学者榜单。“高被引学者”是指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的被引总次数在本学科所有中国(大陆地区)的研究者中处于顶尖水平。入选高被引学者榜单,意味着该学者在其所研究领域具有世界级影响力,其科研成果为该领域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我们都知道,每一次科学实验的成功,十之八九是建立在多次失败的基础之上。可以说,成功的光芒有多耀眼,背后的艰辛就有多沉重。
“研究结果一次次不符合预期的时候真的很痛苦,这时候一定要冷静,要深入分析思考,这往往预示着尚未发现的新机制,换种思路去尝试,换种方法继续做,一定要坚持下去,相信奇迹总会出现。”张立新常常这样说。
他的坚持,又岂止是永不言败的坚持!
“做研究不能只顾自己的兴趣,还需对接国家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他说。
坚持把责任放在兴趣之上,你就理解了他为何要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起来。随着分子遗传学迅猛发展,相应研究手段和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光合作用机理研究,并着力于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人类目前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粮食、能源和环境等。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是农作物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针对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需求,他开始研究水稻高光效分子机理,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和逆境条件下的耐受能力;他坚持问题导向,积极与育种专家开展合作,建立高光效分子育种新模式,选育出系列光能利用效率提高的水稻新品系,改良目前的水稻主栽品种,培育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高光效新品种4个。
“原创性是科学的最高价值,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他说。
从事科学研究这30年,张立新带领团队始终追求原创性的工作。这个过程很艰辛,但收获的果实格外香甜,意义更是非同一般。
“不要急,慢慢来”
手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他精心滴灌,静待花开;既重专业,也重素养,他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走近青少年,专家做科普,他把探索科学奥秘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他授业有道育人有方,大科学家也是精心育人的师长。
“在你眼里,张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严谨的人、一个亲和的人、一个严厉的人。”面对这个问题,张立新的研究生宁昕不假思索地给出了3个关键词。
“他很严谨,做科研追求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他很亲和,我生病了,学长崴着脚了,张老师都会来看我们;他很严厉,周末不出差一定会出现在办公室,在他的带动下,我们也自觉来了。”宁昕说。
“张老师多次提醒我们,做科研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唯发表论文,而是从现象出发,探索其背后的生物学本质以及潜在的应用价值,这大大拓宽了我们看待科学问题的视角,也使我逐渐体会到做科研的魅力和乐趣。”张立新团队的师资博士后郑灿辉深有感触地说,张老师教给了年轻人科学的研究方法。
“培养人才不容易,每个学生的资质、性格都不一样,培养方式不能一刀切。”有着20年教龄的张立新感慨,培养人才“不能急,要慢慢来”,要用足够的耐心启发式教育,有快有慢、有早有晚地把学生引到适合他们的科研道路、人生道路上。
“只有培养出他们的兴趣、调动起他们的主动性、激发出他们的内在动力,学生才会真正想学,才能享受到学习和科研的乐趣。”张立新说。
除了专业能力,张立新也非常看重学生的综合素养。
正如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教授在2021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所欣慰的“团结友爱、严谨朴实的作风,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兼容并包、合作共赢的态度,已经融入同学们的血脉,化成了‘铁塔牌’独特的气质和深刻的内涵”那样,从河南大学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中汲取精神滋养,从“学无止境 境如生命”的生科文化中感悟精神力量,发扬生科人“追求卓越科研报国”的优良传统,传承生科人“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奋斗精神,张立新希望生命科学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有能力有后劲,还要有情怀有担当。
育人不止在课堂上。张立新经常参加讲座、沙龙,跟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科研经历,告诉大家科研之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重要成果的取得也绝不是轻而易举的,勉励大家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收获豁然开朗的喜悦。
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繁忙的工作之余,张立新还挤出时间为中学生作科普报告。在河南大学附属中学,他以“作物驯化与人类的生活”为题,从粮食安全的角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诸如转座子的种类、植物科学的重大发现、育种技术的发展方向和主要瓶颈等植物学诸多前沿科学知识。
和科学家面对面,同学们非常兴奋,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将来也当科学家。
“沉下心,踏实干”
手记:“双一流”建设既是历史机遇,也是重大责任,瞄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目标,他和大家一起在各自的岗位上不知疲倦、不舍昼夜地奔跑。其实,一个管理者真正的号召力凝聚力,源自我们在一起,我们一起干,我们是战友、是兄弟。
“我们学院很好找,特别是晚上,校园里灯火通明、熄灯最晚的大楼,就是我们学院。”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同学们经常这样开玩笑。
正是全体师生员工不分昼夜、不分节假日地勤奋工作,才有了2020年河南大学生物学一流学科首轮建设收官之年的靓丽答卷。
在“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自评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河南大学全面实现了“双一流”第一期建设目标,建设任务符合度高,目标达成度好,第三方显示度持续向好,取得了显著成绩,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个生科人的付出,特别是老师们的辛勤耕耘、服务管理人员的默默奉献、生科学子的拼搏进取。我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团队,每个人都是生科发展的基石。”张立新说。
“沉下心,踏实干”,他常说的这句话,也是生科人的实际行动。
踏实干,疫情之下愈发勤勉工作,生科人干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2020年,生命科学学院科研成果丰硕:新增科研项目33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基金委—河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全年发表SCI论文311篇,实现在《Cell》《Nature》期刊发表科研成果的双突破,为植物学与动物学进入ESI前1%、生命科学自然指数提升作出了突出贡献;荣获河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2020年,生命科学学院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新增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河南省创新引智基地1个、河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双一流”建设永远在路上,脚踏实地务实干是永恒的旋律,齐心协力一股绳是发展的保障。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张立新一直在思考接下来要做出什么、怎么做。前不久,生命科学学院举行了生物学一流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张立新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与平台建设、社会服务、学科影响力、思想政治教育等六个方面总结了一流学科建设目前亟须提升的工作。生物学科教师代表们充分发表了意见和建议。生物学学科带头人、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教授提出,要积极谋划、创新文化、干到实处,要在解决卡脖子问题、河南的农业问题上作出应有的贡献。张立新和他的“伙伴们”又激情满满地开启了新一轮的征程。
以往的付出和成果是今后发展的积淀。在首轮建设的基础上,河南大学生物学科正面向国家战略、重大需求、科技前沿、区域发展,瞄准“世界一流”的目标奋勇向前。
追求卓越的道路永无止境。河南大学生科人将继续“沉下心,加油干”,为河南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续写新的出彩篇章。
(本文刊登在《河南日报》2021年7月2日第18版,文章链接: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21-07/02/content_5037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