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培育优良学风,激发学生学习内生动力,生命科学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于2月20日-3月20日,开展学风建设月教育活动,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欲粟者务时 勾勒学风建设“领航图”
学院构建“督导-反馈-改进-提升”全链条教学秩序维护与教学质量提升的闭环模式,完善“目标导向-动态监测-持续改进”教学质量文化,构建学风建设动态监测体系,深入推进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副校长、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立新,学院党委书记梁建忠,执行院长王刚及班子成员、教学督导组成员深入教学一线,全覆盖式督导、听课与专项检查,与任课教师深入交流、与学生共同上课。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学院将教风学风建设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以“推门听课”“坐下试课”的形式推动创新课程和课程思政体系建设,重点围绕教学规范、课程思政融入、信息化手段应用及师生互动效果,深入了解学生对教学手段、实践与资源支持、课程考核与反馈机制的建议和需求,推动教风学风双向赋能。
蹄疾而步稳 坚守学风建设“主战场”
学院立足一流学科、一流专业,深入24个班级调研,关注831名本科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状态和学业成绩,认真分析院情、班情、学情,结合不同专业方向、学业规划目标开展跨年级经验交流,实施“年级筑基-班级施策-跨级浸润”三维帮扶体系。组织召开学风建设专题年级会、班会,从“到课率、抬头率、互动率”等方面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建立学情动态分析机制,切实统计挂科率,通过对年级、专业、学科的横纵对比,分层分类制定核心课程提升方案,以“稳中间、抓两头”为基础,营造互帮互助共进步的育人环境,针对跨专业转入学生、学业困难学生采取重点帮扶,全面构建“乐学、勤学、会学、博学”的学风建设新格局。同时,学院全面落实“严管厚爱”理念,情系学子、温馨到寝,实现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同向发力,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宿舍文化,为学成成长成才提供保障。
任重而道远 笃行学风建设“主力军”
学院稳步推进养成教育与制度约束创新协同,激发学生活力、动力和创造力。选树典型榜样,依托评先奖优、党员标兵学院开展“给未来的自己一封信”时空邮差局活动,通过目标引导与自我激励相结合,对自己进行深度剖析,制定个人学业、就业计划,建立“检查-反馈-调整”闭环实时追踪机制,强化学生主体意识。3月10日,学院师生举行升旗仪式,用理想信念坚定奋斗目标,以实际行动主动担当作为,2021级生物工程专业李心雨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以青春之名宣誓,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当凝“心”铸“魂”向未来,主动将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和百年名校振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跑出一流学子的最好成绩。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生命科学学院将深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科技、人才的指示精神,营造良好学风为学生提供成才土壤,深化教学改革供给阳光雨露,以扎实有效的创新举措、更加有为的责任担当推动一流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