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提升河南省农民综合素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我院作为河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训基地,3月18日至26日,组织由省科技特派员领衔的专家服务队,深入开封祥符区、沁阳、上蔡等地,开展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训需求调研暨往期学员训后跟踪服务活动,精准对接农民需求,提升培训质量与效果,以实际行动践行服务“三农”的使命担当。
调研期间,专家组走进农村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与当地农民、农业经营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与指导。在开封祥符区,实地调研了2024级受训学员的羊肚菌种植基地,现场精准解答学员关于羊肚菌种植的技术难题;在沁阳,科技特派员苏亚蕊教授团队针对怀姜、怀山药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难题,现场指导农民采用生物与化学相结合的绿色防控技术,并提出合理轮作、增施有机肥等土壤改良的有效方法;科技特派员郜晓峰副教授团队在沁阳保成种植专业合作社,针对食用菌种植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地测量,提出温湿度精准调控方案;在上蔡,科技特派员张海燕教授团队与程老村村委干部深入交流,分享玉米、小麦等主要作物的种植密度、播种时间、施肥量等关键种植技术。
经过多方联络,学院将祥符区兴禾羊肚菌种植基地、沁阳晶品农庄、沁阳保成种植专业合作社及上蔡程老村“玉米-豌豆一年三茬”创新种植区正式确定为“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河南现代高效农业科技创新专家服务基地”科技帮扶项目,标志着校地合作迈上新台阶。
此次调研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沁阳市农业农村局领导表示,高素质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希望通过调研加强校地合作,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上蔡县相关负责人指出,此次调研将为制定精准的农民培训计划提供依据,量身定制的技能指导正是广大农民最需要的。
生命科学学院作为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训的重要力量,拥有众多农业专家,在农业科研和成果转化方面成绩显著。此次调研是学院依据自身职责,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素质提升的重要举措。后续,学院将充分发挥省级培训机构优势,根据调研结果,聚焦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涵盖智慧农业、绿色种植、品牌营销、经营管理等前沿领域,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为河南省培养更多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农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